close

「死因的判斷並不是一個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問題,每個證據都有它背後的原因,並不能因為大部分的證據都支持某種說法,就排除少部分證據可能會是破案的關鍵。」

截圖 2021-07-10 下午8.10.55.png

《引爆點》是2018年上映的臺灣懸疑電影。周建生是一名法醫,接獲寶港村的一樁火燒船案件後,與檢察官金敏照合作,調查這樁案件的真相。起初,每個人都以為康文海引火自焚,抗議通聯石化污染海洋,讓村民捕到的魚、養殖的魚都殘存大量有毒物質。當周建生檢驗屍體時,才發現康文海的死因並不單純,特別是那顆發光的腎臟,證明他有慢性中毒的跡象。此外,他身上還有凍瘡和其他傷痕,顯示這起案件並非自殺,必須更進一步調查,才有機會找到真相。

截圖 2021-07-10 下午8.14.39.png

在這部電影中,不難看見雲林六輕或是高雄工業區污染的影子。就連電影中設定的地點高雲縣,也是臺灣海洋污染、空氣污染數一數二嚴重的地方,高雄市與雲林縣。對於檢察官而言,這起案件是可以揭發通聯石化弊案的導火線,所以她不願意讓這起案件草草結束。對於縣長而言,這起案件可以是他的籌碼,要求工廠達到他的要求,同時還可以籠絡民心。面對環境問題,就無法避開政治、經濟。就像是在電影裡,雖然法院勒令通聯石化即日起停業,直到通過環評,但是通聯石化停業,影響的是政府的稅收,影響的是國家的經濟成長率。所以政府也想要盡快通過環評,結案。若是讓真相赤裸裸地展現在眾人面前,可能任誰也無法承擔這個後果,因為在真相底下,盤根錯節,許多企業、政治人物或是其他小人物皆是這個網絡的一部份。當金敏照說為了真相她可以拋棄一切時,似乎也暗示了她必須為這起案件負責。

截圖 2021-07-10 下午8.17.53.png

真相與正義是每個人都能夠輕易說出的兩個詞,在戲劇或電影中,也經常以媒體或法律象徵真相或正義。媒體或法律也成為電影或戲劇中最危險的兩項工具,一旦劇情走向法庭,通常都是一場災難。就像是《熔爐》在中段提起訴訟,後半段的劇情幾乎都在法庭,故事情節也都在原告與被告的辯論之中草率地過去。或是《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2》中,將記者視為正義化身,試圖找到真相,但放大了格局後,自己也無法收拾。《火神的眼淚》更是粗魯地暴露今天媒體的問題,節外生枝。相較之下,《引爆點》就相對聰明。它讓記者在必要的時間出現,讓新聞成為破案的一種手段。整部電影也沒有確立兇手,讓每個角色都沒有走向絕對的善與惡。因此,可以看見金敏照的一意孤行,可以看見周建生的恣意行動,也可以看見縣長的兩面模樣。在這部電影裡面沒有英雄,只有犧牲者,每個人都是在這個社會結構底下的犧牲者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友在看電影 引爆點 影評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oyoWM 的頭像
    yoyoWM

    友在看電影

    yoyoW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